快遞是如何運到手中的呢?帶著這個疑問,7月16日,同學們來到了重慶市順豐快件集散中心進行了參觀。
同學們跟隨快件集散中心經理張武來到快遞分揀場地。張經理講解了不同的分揀模式:形狀規整的大件可以直接利用機器進行全自動分揀;小件包裹是在小件分揀機上進行;第三類是不規則件,則采用線下人工進行分揀。張經理表示:“機器有高靈敏度的分辨系統。系統直接掃描就可以進行分類處理,這提高了快遞處理的工作效率。機器與人工結合的分揀模式,保證了快遞分揀的準確率。”
參觀結束后,快遞員帶來了順豐新型循環快遞箱π-box,并現場模擬了快遞包裝的過程。他表示這種快遞箱可循環使用,節約了紙資源。同時,快遞箱采用單一化材料pp蜂窩板材,該材料防水、隔熱,保證了快遞的安全。未來幾年,π-box快遞箱將全面應用在快遞運輸當中。
活動現場還舉辦了新聞發布會,許多同學提出了自己的問題。郭映辰同學問道:“假如我想從重慶寄一輛玩具車,給我在北京的好朋友,那它是通過高鐵還是飛機到達呢?”快件集散中心負責人王志芬對他的疑問進行了耐心的解答,“順豐速運根據客戶需求設置了不同的運輸方式。如果你著急把東西寄給朋友,可優先選擇航空運輸。如果對速度沒有特殊要求,可選擇陸地運輸——也就是高鐵,運輸速度適中,價格也更優惠?!?/span>
“那如果我收到的快遞是壞的,應該如何解決呢?”唐一楊同學提出了自己的疑問。張經理表示:“以西瓜的運輸為例。順豐快遞在包裝時特別注重包裹的安全性,會在快遞箱內填充泡沫,裝卸、分揀等運輸流程也有嚴格的要求。如果西瓜發生意外破裂或其他損壞,快遞員會積極與賣家、買家溝通,并做出相應的賠償?!?/span>
鄺梓彤同學表示,本次活動讓她直觀地感受到了科技在快遞行業的應用與發展,人工智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。此外,本次活動讓她了解到快遞行業的工作人員的日常,他們不怕苦不怕累,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,是最美的勞動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