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開學的第一天,班主任謝老師告訴我們:“我們學校的首任校長卓琳,是鄧小平的夫人,我們有‘紅色基因’?!毕抡n的時候,我在學校的走廊上,看到劉伯承寫的校訓。那時的我,很懵懂,不知道紅色基因意味著什么,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誰。但我心里猜想,他們一定是了不起的人。
這次我參加了由重慶市巴南區文旅委組織的“童心向黨,穿越時空的對話”研學活動,才知道,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的第二野戰軍,是解放重慶的英雄,“紅色基因”就在你我身邊。
一大早,我們就來到南泉半邊街的游客中心,順著石階上山,我們先后看到了“1949年11月7日秀山解放”石刻、“1949年11月12日黔江解放”石刻,以及“1949年11月26日解放重慶第一槍”雕塑,最后來到“解放重慶主戰場”。我和來自重慶各區縣的同學,一起在紀念碑前敬隊禮,以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敬意。
在講解員阿姨的帶領下,我們來到“解放重慶歷史陳列館”。阿姨聲情并茂地為我們講述了1949年那個冬天,在南泉發生的那段“紅色”往事。二野戰軍先后解放了秀山、酉陽和黔江三縣,隨后突破蔣介石重兵防守的烏江天險,1949年11月26日,劉伯承司令、鄧小平政委根據戰局,發出了“速殲長江南岸之敵相機占領重慶”的命令。聽完這段介紹,我仿佛看到劉伯承和鄧小平就站在我們的面前,他們對祖國那深沉的愛,感受到重慶先輩們對新中國成立的激動、支持與對解放軍進城的翹首以待。
當我們對先輩們的經歷激動不已的時候,一張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。我驚奇地發現: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的校門,竟然跟我們學?,F在的校門一模一樣。我忍不住驚呼:“這個學校和我們學校好像?!敝v解員阿姨耐心地跟我說:“這所學?,F在已經沒有了,怎么會跟你們學校一樣呢?”是啊,那是軍政大學,怎么會跟我們小學一樣呢??墒?,同樣的校門,更印證了“紅色基因”的傳承。
活動很快就結束了,同學們都意猶未盡。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時間,或許只能讓我們了解重慶地區紅色歷史的一小部分,卻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責任。紅色是中國共產黨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。發揚與傳承“紅色基因”,是少先隊員義不容辭的責任。在發掘與發揚“紅色基因”的道路上,我們被革命先輩的崇高品質所震撼,為自己身上流淌的紅色血液感到無比自豪!讓我們傳承“紅色基因”,爭當新時代好少年!